九里堤街道西南交通大学社区关工委: 童叟一堂绿意盎然
发布日期:2025-08-16 15:59 点击次数:72
2025年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街道西南交通大学社区关工委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活动室内清凉如许,宣传册上印着清晰的分类指南,四色分类桶模型在讲台上静立,素色环保帆布袋整齐码放——这里没有户外活动的热闹,却涌动着更为专注的绿色学习浪潮。
活动室内,白发苍苍的“五老”志愿者与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比邻而坐,共同构成宣讲课堂的独特风景。社会组织宣讲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示垃圾的“前世今生”:“厨余垃圾不是废物,而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片旧电池若处置不当,足以污染数平方米土壤。”当讲解到有害垃圾危害时,一位小朋友急切地转向身旁老人:“奶奶,过期药品不能乱扔!”老人会心一笑,轻拍孩子的手背:“讲得对,咱们回家就检查药箱。”知识如清泉流淌,在老少专注聆听的目光中汇聚,又在童言无忌的提醒里完成最朴实的代际传递与环保实践的校准。
随后的植物拓染环节将学习热情推向高潮。社会组织成员示范着将叶片固定于帆布袋上,轻轻敲击。孩子们屏息凝神,老人们也兴致盎然地拿起工具。清脆的敲击声中,叶脉纹理渐渐在素色布袋上清晰浮现。一位老人举起印着银杏叶的布袋向邻座展示:“这法子真巧!”旁边的孩子则兴奋地指着自己袋上舒展的广玉兰叶影。此刻,老与少共享着亲手创造绿色的喜悦,拓印的不仅是草木的形迹,更是两代人对自然之美与循环之道的共同领悟。
活动尾声,社会组织成员将亲手拓染的帆布袋递到每位参与者手中。孩子们小心地将手工余料收入袋中,老人们则郑重地将老花镜、笔记本等随身物品放入。这方寸布袋,轻盈承载起自觉的环保责任,如无声契约将老少两代人共同纳入绿色生活践行者行列。它既是今日学习的见证,更是明日行动的开端。
当宣讲的光照亮白发与童颜,当知识在代际间自然流淌——这场活动室里的绿色课堂已在心田播下种子。环保的信念在倾听中凝聚,在协作中沉淀;绿色的未来正通过这特殊的纽带,在代际的心手相传间稳稳扎根、悄然生长。
图文:何逢连珠
编审/发布:陈孝明